处理焦烧程度较重的胶料,为什么要加入1-1.5 %硬脂酸或油类
对于一般焦烧程度较轻的胶料,在开炼机上薄通(辊距1-1.5mm,辊温45℃以下)4-6次,停放24小时,掺入好料中使用。掺用量控制在20%以下。 但对于焦烧程度较重的胶料,胶料中硫化键较多,加入1-1.5%硬脂配后使胶料膨润,加快交联结构的破坏,这种胶即使处理好后,在好胶料中掺用比例也不宜**10%. 当然,对于一些焦烧程度严重胶料,除加硬脂酸外,适当加2-3%油类软化剂,以助膨润,处理后只能降级使用。至于焦烧更严重的胶料,不能直接处理使用,只好供做再生胶原料。
橡胶原料的配制:
橡胶原料的配制可分三个基本过程:
1.塑炼:塑练是将生胶剪断,并将生胶可塑化、均匀化,帮助配合剂的混练作业。其效果是改善药品的分散,防止作业中产生摩擦热,而致橡胶发生焦烧现象,进而改变橡胶的加工性。
2.混炼:混练是将配合药物均匀混入塑炼完成的生胶中,而混炼的优劣,直接影响制品的良否。药物分散不均,分子结构无法完全交联,橡胶则无法达到理想的物性。
3.压出:混炼完成的生胶,经过压出作业,将胶料中含有的多余空气压出,并完成所需的厚度,以利于模具内之成型作业。
胶片冷却装置使用机械滚刀为什么比电热滚刀好
胶片冷却装置开始曾试用电热滚刀,结构复杂,维护困难,刀口处胶料易早期硫化,不安全,后改用机械滚刀,维护检修方便,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。造耐油胶管、垫圈以及耐化学腐蚀的设备衬里。
使用不溶性的胶料,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
不溶性是不稳定的,它能转化为一般的可溶性。在室温下转化较慢,但随温度升高而加快,至110 ℃以上时,便能在10-20分钟以内转化为普通。因此这种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贮存。在配料加工过程中,也要小心保持较低的温度(在100℃以下)以防止其转化为普通。不溶性由于它在橡胶中的不溶性,往往难于均匀分散,在工艺上也应充分注意。不溶性只用以代替一般的可溶性,不改变硫化过程和硫化胶的性能。因此,如果工艺过程中温度过高,或者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存放,那么使用它就没有意义。